交响组曲《太行山印象》作于1982年,1983年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
全曲共有共有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牧歌”(慢板-快板-慢板)以素描的笔触表现了山村生活的意境和情趣;
第二乐章:“过山”(小快板)是一个运动着的山村风俗情景;
第三乐章:“幽谷清泉”(慢板)用抒情的风格抒发了悠远的思绪和升华的精神境界;
第四乐章:“残碑”(慢板)用序列技法和戏曲散板哭腔结合,寄托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和咏叹;
第五乐章:“收获”(快板)通过不落凡俗的生活情景的描写,寓意生活的创造力。
这部作品中,作者把民族音乐语言加以双重调性的处理而对交响乐的思想深度和民族风格作着探索。
《太行山印象》是作者把1979年创作的《太行山音画》改写而成。在《过山》前填写了《牧歌》一章作为组曲的首篇,在终曲《收获》之前加了《古碑》一章,并且充实改写了原组曲的三个乐章,使整个作品富于交响性,构成一部规模宏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的交响组曲。1983年9月,北京歌舞团交响乐队特邀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在太原市第二届华北音乐节“晋阳之秋”音乐会上首演了这部作品。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音乐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乐曲终了,听众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作曲家走上舞台向听众答谢时难以抑制自己经历了多年磨难后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喜悦,颇有些喜形于色、态度轩昂。但听众对此似乎并不介意,听众被他的音乐陶醉了、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