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贝里奥特(Charles Auguste de Bériot ,1802-1870)是一个与帕格尼尼、李宾斯基可以相比的传奇人物,也是法国三杰创办的小提琴学院的最大果实之一。贝利奥特是贝内特的学生,也直接跟随维奥蒂学过琴,尽管时间都不长,起决定作用的是他本身的天分,但很自然地人们把他归为法国学派。
今天我们回顾19世纪上半叶的小提琴协奏曲,能够留在保留曲目中的就只有两部:贝多芬的D大调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也许可以勉强加进帕格尼尼的第一D大调)。然而,19世纪头50年,贝多芬的D大调几乎没有人在音乐会上演奏过,门德尔松则较晚才出现,就是莫扎特的小协,人们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音乐会上最流行的小协是维奥蒂、罗德、克鲁采尔、贝内特以及帕格尼尼、李宾斯基自己为自己写的作品,剩下的无论如何要算上贝利奥特的小协了。为什么维奥蒂、法国三杰、李宾斯基和贝利奥特会在今天成为冷门呢?在我这种业余爱好者看来,这只能用人类不可理喻来解释,也是一些阳春白雪的专家们刻意的不传播造成的;有专家的意见认为法国三杰、李宾斯基、贝利奥特、也包括帕格尼尼,都是所谓“炫技派”,他们的小协都不是交响性的,主题缺少短小易于发展而产生对比冲突的特点,都是旋律作为主题,而不是短小动机作为主题,和声单调简陋,配器随意粗糙。也许专家们都是真知灼见,但悲哀的是总有人夸大专家的意见,把古典音乐置于小部分“高贵的”人才可进入的领地。然而毫无疑问,对于广大业余爱好者而言,帕格尼尼们的炫技是另一种的动听迷人,在古典音乐的大餐上和贝多芬们一样是不可缺少的。
贝里奥特的小协以一种与帕格尼尼相仿的方式继承了法国三杰的风格,在展现小提琴技巧方面比法国三杰更为淋漓尽致。贝里奥特共有10部小协,其中第九最为受欢迎,它虽然短小,却不是单乐章,而是连续演奏的三乐章结构。因为第九的音乐语言精炼,结构上较容易把握些,这里不多说了,我们重点介绍贝利奥特的第二。第二作于1835年至1840年间,题献给一位俄罗斯公主。第二B小调我以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特别是不同凡响的首乐章。音乐以一个低沉带忧伤的B小调主题开始,在1分05秒过渡到一个虽然情绪抑制、但显然满怀希望的D大调主题,这只是独奏小提琴缺席状态下的序奏。就在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序奏的B小调就是第一主题的时候,独奏小提琴在2分36秒进入,居然是又一个全新的B小调主题!3分43秒序奏中出现过的D大调主题得到独奏小提琴满怀深情的肯定,可以确认为是第二主题。那么哪个才是第一主题呢?我在初听的时候想,也许到了发展部会明确两个B小调主题哪一个更重要一些。然而贝里奥特继续捉迷藏,发展部7分30秒开始却是在A小调上的由独奏小提琴吟唱出一个如泣如诉的全新的慢板主题,很难辨认这个主题是和乐队序奏中的B小调主题还是和独奏小提琴的B小调主题更为亲近一些,或者说两者的神韵都在这个新主题中得以体现,伴奏的部分偶有D大调第二主题随行,听起来真是美不胜收。到了再现部,贝里奥特索性省略掉了第一主题,直接在B大调上由独奏小提琴再现第二主题(10分41秒)!华彩乐段不是出自贝里奥特自己,而是由录音中的小提琴家自己写的。从中我们可以听出这位小提琴家对第二的理解,他在华彩段中更多使用了独奏小提琴在2分36秒奏出的那个B小调主题的素材,也就是说,他认为应该把这个B小调主题视为第一主题。
第二的慢板乐章也很美,它是以G大调为主调,中段转到G小调,在回到G大调前音乐还有一个与G小调相关的降B大调的过渡,这里面的处理完全不是单调简陋,而是和声色彩极为丰富的杰作。至于回旋曲的第三乐章,算是给被题献者一个交代,因为它具有浓郁的俄罗斯舞蹈色彩。
个人非常喜欢他的协奏曲,非常抒情好听,不差于帕格尼尼的作品。他的作品还有另一张,只有192k,稍后上传,收录了他的第1、8、9小提琴协奏曲。#p#分页标题#e#
稍后还将介绍维奥蒂、罗德、克鲁采尔、贝内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