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格尔洞序曲》
《芬格尔洞序曲》又名《赫布里底序曲》,是门德尔松在苏格兰旅行时构思的。
1829年8月,门德尔松游览了位于苏格兰西海岸赫布里底群岛中的斯塔法岛(Staffa)上的芬格尔洞穴。这洞穴高约三十米,宽七十米左右,它的洞底终年为海水所掩盖,洞内暗黑,回声很大,其中屹立着众多岩柱,有如一座大得出奇的管风琴,洞穴周围则是漫无边际的海面。风平浪静时,海水在洞穴徘徊,产生旋律般的悦耳音响,但在狂风大浪时,海水冲击洞穴发出的轰然巨响,在周围若干里内都可以听到。游后,门德尔松在给姐姐的信中附去了一段二十一小节的乐句,用以说明赫布里底群岛对他的心情产生多么奇怪的影响——这乐句就是他新写的这首序曲的第一主题。门德尔松在英国开始创作这首序曲,1830年在罗马完成,那时候作者把他的这首作品叫做“为一个孤寂的小岛而写的序曲”。1832年间,这首序曲又经过几次修改,它的标题也几经更迭,有时叫做《芬格尔岛》,有时叫做《芬格尔岩穴的奥西安》,但作品在1835年出版时正式取名为《芬格尔洞》,不过,《赫布里底》的名称仍然保留至今。
有历史说芬格尔是西欧克勒特民间史诗中的英雄,他的功绩曾为奥西安所传颂。据说,奥西安是芬格尔的儿子之一,他是爱尔兰南部一个传奇中的英雄和弹唱诗人,他的诗作遍传爱尔兰和苏格兰各地。十八世纪出版的《奥西安诗集》,对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特别是英国和德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歌德小说的主人公少年维特也是奥西安的崇拜者之一,歌德又是门德尔松家里经常接近的朋友,门德尔松后来对苏格兰的传奇、大自然和历史产生的兴趣与歌德的启发不无关系。奥西安诗篇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忧郁感伤的色彩,还有关于黑夜、雾幔、风暴和海涛的描写,以及对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功绩的叙述和悼念。在这首序曲中,同样鲜明地记录了北国严峻的海洋,它翻滚的浪涛总是不平静地冲击着孤寂的海岛和洞穴,以及人们在这无边无际、海天一色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感受。
这是奏鸣曲形式的第一个主题,它在一开始时便由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它的音型固定且反复出现,似是模仿海浪拍击岩柱、冲进洞穴又往下退去的声音。在这个主题进行和发展中,海浪转瞬便浮现出一个简短的新插句,凸显这孤寂小岛的荒凉之感。
序曲的第二主题是从门德尔松所喜爱的大管和大提琴的深处升起的一支自由自在的旋律,它的进行优美如歌,在阳光下焕发光彩。
但平静总是短暂,突然风起浪涌——呈示部的结尾已经为浪涛所覆盖。发展部的开始,像潮水时涨时落,恢复到先前的情绪氛围中来,海浪又均匀地起伏不已。在海水滔滔不绝的哗哗声中,逐渐萌生出与前不同的音调,这是关于英雄传说的回响,似是从远处传来逐渐走近的军队强有力的步伐声,管乐器的对答发出战斗的号召,现在翻腾的已不是海浪,而是澎湃的怒潮和可怕的战争。可这英雄性的幻象突然也消逝了,海均匀起伏和浪花的飞溅又呈现在听者的脑海——简短的再现部开始了。在这里,第二主题的旋律由单簧管奏出,显得特别温柔、迷人,这样,就更加鲜明地衬托出尾声的情绪之激烈,最后,依然是安宁静谧的海浪的歌唱结束了这篇变化多端的叙述。
《芬格尔洞》序曲是一幅出色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它赢得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许多德国作曲家的珍视:瓦格纳称誉门德尔松为“第一流的风景画家”,而勃拉姆斯则谦虚地说:“如果我能够写出像《赫布里底》序曲那样的作品,我愿意用我自己的全部作品与之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