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王世襄夫妇旧藏宋代朱晦翁藏仲尼式琴220万元拍出,2010年6月6日北京匡时再拍至1120万元。琴长122.5厘米,王世襄1947年购自北京地安门外万宝兴古玩店,传为南宋思想家朱熹所藏。琴形制规整,通体施黑漆,琴池内右侧刻“朱晦翁藏”等字,左侧深刻“古吴王昆玉重修”七字。王昆玉是昆玉是明代苏州斫琴高手。
2003年王世襄夫妇旧藏的北宋晚期梅梢月宣和式琴拍至203.5万元,原为王世襄先生以明代谢时臣山水长卷从张荫农之孙张万里先生处易得。宋代“高山流水”仲尼式琴拍至115.5万元,1947年购自秦老胡同曾家,“文革”中受损,后经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精心修复。
2006年5月,香港佳士得上拍一张北宋黑漆虞廷清韵官琴,拍至493.6万港币。此琴伏羲式,长125.1厘米,龙池内镌刻隶书腹款“开宝戊辰”,制作时间当为宋代开宝九年(968),很多人视其为宋代较早的官琴之一。此琴1936年在苏州琴人吴兰荪手中,1955年被上海琴家吴振平收藏。
2011年5月20日,北京华辰上拍的两张宋元名琴皆拍出高价。宋元时期杉木制仲尼式虎啸琴估600万至800万元,拍至6555万元。此琴原为吴门园林专家汪星伯旧藏,长124厘米,1998年著录于《中国古琴珍萃》,龙池上方隶书刻“虎啸”,刻款“赤城朱致远制”。另件宋元仲尼式朱致远琴拍至2415万元。琴长113.4厘米,纳音旁刻楷书款“赤城朱致远制”。
2009年12月,北京匡时上拍吴景略旧藏古琴3张,除上述太古遗音琴外,尚有宋代龙升雨降琴,元代百纳韵磬琴。龙升雨降琴1232万元拍出,长111.5厘米,桐梓木制,琴体颇扁而宽,为宋琴代表,髹黑漆,行家认为从琴名可推此琴为制于宋代中期。
与其他艺术品所不同的是,古琴多出自古琴大师或者艺术世家、古琴艺术爱好者收藏,鲜有不懂古琴者收藏。2011年5月北京翰海春拍的两件宋琴亦来自古琴世家旧藏,南宋彩凤孤鸣琴拍至1380万元,宋代钧天雅奉琴1265万元。彩凤孤鸣仲尼式琴长119厘米,疑为梅道人所制,虫蛀桐木制成,龙池纳音两侧为南宋刻款,池右楷书刻“建炎戌申春日”(1128年),池左刻“四梅道人鉴制”。凤沼两侧为明代朱书题款,右“崇祯庚午秋日”,左“李渔修于冶城”,应是明末文学戏曲家李渔旧藏。清末被苏州金石篆刻家戴沧林所得,2001年归娄东殷继山。钧天雅奉仲尼式琴长121厘米,峄阳孤桐斫制,南宋仲尼琴的经典制式。龙池两侧镌赵孟頫亲书:“峄阳孤桐乃斲乃琴,含天地德全太古心”,龙池下方铭“松雪道人”篆书款,刻“绝世之音”印文。此琴与2004年5月荣宝斋385万元拍出的南宋龙吟虎啸仲尼式琴出自同一藏家,被王世襄、郑岷中评价为最完整的宋琴,“亦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赵孟頫制作的古琴”,刻铭“龙吟虎啸”“松雪道人识”。
2010年12月胡若思藏琴专场中,宋琴4张,张大千题“明月”款琴为仲尼式,224万元成交。金声伏羲式琴190.4万元。云飞川泳仲尼式琴380.8万元,腹内刻“此琴宋南渡时携至临安已久,山阳梅庄何大参得之武林,古吴王昆一重修”。神农式无名琴324.8万元,为桐梓制成,琴身髹黑漆,琴腹内两侧均有刻款“庚辰云间王居竹为,梁溪梧轩主人家藏”。次年该公司秋拍,台北艺术学院院长马水龙旧藏唐宋时期云和琴拍至920万元。琴长123厘米,仲尼式,深褐漆色,龙池两侧镌有草书“声平气和得心应手,与吾至交惟斯清友”,龙池下刻“徽宗御题”“治(平)之音”九叠篆印,凤沼右下有清代汤贻汾行书、伊秉绶隶书题识。
元琴量少稀见
元蒙统治中原不足百年,蒙古族不喜中原音乐,左丞相耶律楚材是个例外,他生于官宦世家,“幼学书画同游戏,静阅琴棋相对闲”,推崇中原文化,通晓汉语,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金灭亡后,耶律楚材向窝阔台汗建言“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耶律楚材爱琴,自称有“琴癖”,元代鲜于枢《困学斋名录》“京师名琴”中,记有耶律楚材收藏有春雷、玉振、不出户、石上流泉、寒玉等名琴,并痴迷古琴——“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并序》。
在耶律楚材的提倡下,琴艺得以延续,元代制琴名家有朱致远、严古清、施牧州、文和等人。拍场上出现的元代古琴数量稀少,成交者不足十张,标为朱致远所制之琴价格高昂。
2005年12月上海嘉泰拍至74.8万元的元代朱致远制黑漆镶螺钿苍海龙仲尼式琴,当是首件价格较高的元琴。此琴来自日本藏家,长120厘米,仲尼式,黑漆,形制仿自唐琴,底书“沧海龙”铭,“赤城樵子”“朱致远雅制”。次年该公司秋拍再推一张元代黑漆风啸云明仲尼式琴,拍至28.6万元。琴面桐底梓,髹粟壳漆,琴额题“风啸云明庭坚题”铭,琴项是题有陈有宗铭,琴腰、尾亦有题识。
此后,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成交过数张元琴。2009年11月北京翰海369.6万元拍出一张王世襄旧藏的元末明初明凤嗉式琴,长121厘米,郑珉中认为造型为凤素式,自伏羲式变出,管平湖认为年代在元末明初之际。此琴2003年11月首拍时被定为明琴,拍至132万元。
2009年12月北京匡时上拍吴景略收藏的3张古琴,元代百纳韵磬琴拍至582.4万元,是首张超过500万元的元琴。琴长111.8厘米,仲尼式,黑漆,“韵磬”篆书款,朱致远修并题。百纳琴为唐代李勉创制,朱致远是元末明初制琴名家,经其题识的百衲琴传世者少见。吴景略先生认为“此为经朱氏重修并题识之真百衲也!”
2010年6月北京匡时推出6张宋元明古琴专拍,两张为元琴,鹤舞古漆琴拍至179.2万元,龟山异材百衲琴拍至593.6万元。龟山异材百衲琴长120.5厘米,黑漆,取材汉阳龟山,以每片12方寸小型桐木木心拼成,琴背有铭文“龟山异材”“太古元音”。当年北京保利春拍以257.6万元拍出一张朱致远款仲尼式“沧海龙吟”琴,琴长120厘米,黑漆,面桐底梓。
2011年6月,台北市立民乐团团长王正平收藏的元代江雁仲尼式琴在北京匡时拍至333.5万元。此琴长120厘米,琴额题“江雁”铭,琴腹题“峄桐传太古但得其中意弦音似雁鸣秋声满天地”“嘉靖壬子六月”等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