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位藏家指出,往年收藏者忽视元代琴的鉴定与收藏,有的归入到宋元琴系列,有的则定为元末明初。对元代古琴的收藏,主要囿于传世数量的稀少,随着拍场的火热,数量较多的古琴露面,相信收藏者会对元琴越来越重视。
明琴成为古琴交易主体
明清琴存量较大,就拍场而言,明琴是市场主体。
文献记载,明初朱元璋建文华堂集各地琴家于宫廷,永乐帝下旨编《永乐琴书集成》,各朝皆大量制琴。明代藩王众多,不少藩王钟情于古琴艺术,传世品中不少出自藩王制琴。有人认为从明代藩王制琴现象,可窥明代琴艺的发展,具代表性的是宁王朱权、衡王朱祐木军、益王朱槟、潞王朱常淓。宁王活跃于明初,衡王、益王制琴活跃于嘉靖时期。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花12年时间辑录《神奇秘谱》,推动了明初琴艺的发展。琴学大家杨守稷在《琴学丛书·琴话四》中称,“明宁、衡、益、潞四王皆能琴,潞琴最多,益次之,宁、衡最少。”私人收藏的明琴以明中晚期制品常见。末代潞王所制中和琴存量较大,崇祯时用作宫廷赏赐,拍卖场上的成交价也高。
内地拍场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首次上拍的古琴都是明琴。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一张刻“万历甲寅春(1614)汪瑞宇为程子野成于天目山斋”的紫漆琴,长122厘米,拍至17.6万元。同年,北京翰海秋拍也上拍一张明琴,长121厘米的王守仁铭明代泽材琴拍至16.5万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张明琴价格在20万元以内。进入新世纪,古琴价格稳步攀升,2003年王世襄旧藏的明代凤嗉式琴拍至132万元,清梵仲尼式琴拍至74.8万元。
2009年明琴拍卖价最高,中国嘉德秋拍中的月露知音琴估价480万至680万元,拍至2184万元。此琴长121厘米,仲尼式,桐木制,髹黑漆,龙池上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诗,龙池下阴刻填金“乾隆御赏”方形大印。此琴带有乾隆宫廷的楠木制黑漆原装盒,盒盖阴刻填金“明制月露知音大清乾隆辛酉年(1741)装”,钤印“永宝用之”。已发表、出版的乾隆宫廷原装带盒的古琴,尚有樊伯炎旧藏宋代松石间意琴、辽宁省博物馆藏九霄环佩琴、李伯琴旧藏万壑传松三张。
2010年内地市场古琴拍卖大热,明琴上拍量居首。5张明琴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李自芳家藏“大明崇祯八年”潞王制仲尼式中和琴504万元,台南艺术大学汤良兴教授藏明初房氏家藏武侯蕉叶琴336万元,汤良兴藏松云仲尼式琴201.6万元,查阜西旧藏中和百衲琴201.6万元,孔府乾隆御书堂铭御用蕉叶琴5800万元。当年11月,苏州吴门上拍的明代制作孔府乾隆御书堂铭御用蕉叶琴,琴长128厘米,杉木面,黑漆透朱,无底,拍卖方认为琴为明晚期制作,原为曲阜孔府旧藏,为乾隆帝御用之琴。传世无底琴除此张外,仅北京故宫藏有一张明代“古杲华”蕉叶琴,传说香港也收藏有一张。
2011年明琴的成交价格持续上升,至少8张成交价超过百万元。6月8日北京匡时拍卖中,香港沈兴顺旧藏明代崇祯潞王制中和琴拍至253万元,中和仲尼式琴230万元,清代铁保所用、郑树南家藏听梅仲尼式琴172.5万元,轰雷仲尼式琴161万元。6月11日,华艺国际上拍的清代周之礼旧藏潞王制仲尼式中和琴拍至782万元。7月7日,西泠拍卖上拍的潞王中和琴402.5万元。12月6日,北京保利上拍的卢芹斋旧藏万历清风徐琴拍至172.5万元。
2012年7月7日西泠拍卖上拍的明代汪舜臣制黄宗炎铭仲尼式朱雀琴,拍至218.5万元。此琴名“朱雀”,琴腹铭“汪舜臣为程尚甫斫,万历丙辰中秋日记”,“灵根瑞雪玉质清爽平分风月戛若宫商,静如绿绮柔红妆忘机鱼鸟山高水长。崇祯乙酉秋日黄宗炎。”
近20年来,内地上拍的琴多为明琴,且凡经清宫收藏者,价格多在千万元以上。而清琴乏人关注,价格不高。明琴量大,尚有选择余地,价格还有空间。唐宋名琴价格短时间内过亿元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收藏品尚可,如果作为投资品,回报空间不大。
2010年始,清琴偶有露面,成交价最高的名家藏琴80万余万元,普品二三十万元。如北京保利上拍的夏莲居家藏清代列子式灵发琴拍出89.6万元;北京匡时上拍的胡若思家藏清代凤喈琴拍得78.4万元;西泠拍卖成交的清早期仲尼式天籁琴46万元,清代褐漆伏羲式绿绮素琴34.5万元,绮道人铭清代伏羲式琴仅28.75万元。
古琴收藏有明显的区域性,香港、台湾虽有部分收藏者和投资者涉足,但是近二十年来古琴拍卖交易的中心在内地,尤以北京和江浙地区为中心。海外市场古琴稀见,仅成交过数例,价格最高者33.8万美元——2010年12月纽约伯得富一张明末清初的黑漆彩鸾吟琴的成交价。
古琴谱走俏
在古琴拍卖引领下,与古琴相关的拍品行情增长较快。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均有行家关注这类藏品,以古琴谱最受欢迎。
北京拍场上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琴谱,皆被一位王姓藏家收入囊中。按照王先生的说法,琴谱与琴一样,收一套少一套。琴谱与琴相比更具优势,首先是古琴伪作时有出现,鉴别需要专业眼光和专业人士,而琴谱伪作较少,鉴别相对容易;其次,古琴特别是宋琴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层次,而琴谱价格还相对较低;琴谱由于特殊的字体,印制的成本远高于其他书籍,且琴谱实用群体较小,印数极为有限,收藏价值较高。
琴谱价格较低,常见琴谱也就数千元一套,有一定收藏价值者也不过数万元,精品二三十万元,这也是吸引收藏、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2010年6月北京翰海上拍一册绢本彩绘的折装写绘本宋人秋月照茅亭琴谱图拍得20.16万元,此谱不见于著录,图册前有明代鲁铎的序。谱中收吟诗度曲、抚掌大笑等十二则,一曲一图,琴曲意境与画意情景交融,此类彩绘意境的琴谱在查阜西所编琴曲目录中仅一件,清宫旧藏中也只见一种。
同年北京保利秋拍,清末民国出版的清代代杨宗稷编辑《琴学丛书四十三卷》拍至17.92万元。次年该公司秋拍,乾隆御制“释乐册”五开和御制“琴谱册”一页,册中以工笔彩绘各类乐器图形样式,每图左侧均配有楷书标名释意,拍至34.5万元,已经算是价格较高的琴谱。